News Center
2025-06-25 08:27:19
終成國際
根據《國務院關于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辦法》,自2025年1月1日起執行退休年齡新規定:
● 男性職工:從60周歲逐步延遲至63周歲;
● 女性職工:
原50周歲退休群體(如普通女工人)延遲至55周歲;
原55周歲退休群體(如女干部、技術崗)延遲至58周歲。
這一政策旨在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,優化勞動力結構,但同時也可能引發企業用工管理中的新問題,尤其是因退休年齡調整而導致的勞動糾紛風險。企業亟需構建多維度的風險防控體系,完善制度,以應對政策過渡期可能產生的制度性摩擦。
本文結合《勞動合同法》《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》等法規,系統梳理政策執行中的法律風險點及應對策略,幫助企業降低勞動糾紛。
√ 完善退休管理制度,明確年齡認定標準
細化“女干部”認定規則:結合崗位職責、職稱、聘任文件等建立內部評估標準,并通過職代會或集體協商程序確認,避免單方解釋權濫用;
動態更新員工檔案:定期核對員工崗位變動信息,確保退休年齡計算依據的準確性。
√ 加強勞動合同動態管理
增設“退休年齡條款”:在勞動合同中明確“退休年齡以政策規定及企業依法認定結果為準”,并約定退休年齡到達后勞動關系自動終止的條件;
過渡期員工分類管理:例如針對2025年前入職的員工,制定差異化的退休年齡調整方案,避免溯及既往的法律風險。
√ 建立退休協商機制與爭議緩沖帶
提前退休申請的合規審查:設立跨部門聯合審批小組,審核員工是否符合“提前不超過3年”,“不低于原法定年齡”的條件,并留存書面記錄;
引入柔性退出機制:對無法適應崗位的高齡員工,可通過協商解除、內部轉崗或縮短工時等方式降低沖突。
√ 強化社保合規與員工溝通
定期社保審計:確保繳費年限、基數符合政策要求,避免因企業過錯導致員工養老金權益受損;
政策解讀與預期管理:通過培訓、手冊等形式向員工傳達退休政策變化,提前化解信息不對稱引發的誤解。
√ 優化崗位設計與薪酬體系適配
高齡員工崗位適配:根據體能需求調整工作內容(如減少高強度倒班),并通過技能培訓提升崗位適應性;
建立工齡獎勵機制:對超齡留任員工增設工齡津貼或彈性福利,增強留任意愿。
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的實施,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如何平衡政策合規、員工關系與用工成本,成為企業管理者的核心挑戰。終成國際作為專業的企業人事服務與管理診斷專家,可為企業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,幫助優化用工結構、降低法律風險、提升管理效能,實現平穩過渡與可持續發展。
字節跳動、阿里巴巴.中國海油等2000個企業通過終成與30000名職場人建立了可持續的客戶關系。
將有專人為您提供建議、解決方案、專業答疑等